国家******图书出版工程
国家******图书出版工程
《美丽中国·世界遗产文库》及其配套开发项目简介
《美丽中国·世界遗产文库》出版工程
1985年4月,全国******委员侯仁之、阳含熙、郑孝燮、罗哲文等四位******专家学者联名提案,呼吁我国尽早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《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》,以利于我国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和传承。同年11月,我国正式加入《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》,截至2013年6月,经联合国联教科文组织审核批准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的中国世界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共81项。其中,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5项,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36项,在类型上居世界******位,在数量上居世界******位。
五千年来,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,不仅留下了无数的文化遗存,也承载着勤劳勇敢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。这些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,对于振奋民族精神,增强民族自豪感,强化民族责任意识,意义深远而重大。
《美丽中国•世界遗产文库》(以下简称《文库》)***是基于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,以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而推出的图书出版工程。它采取纪传体的方式,以每一处遗产为主人公,在娓娓道来的历史叙事中,道尽前尘往事,诉说悠悠情怀,给读者以深邃的内涵和内心震撼。
《文库》包括《美丽中国•世界文化遗产丛书》、《美丽中国•世界自然遗产丛书》、《美丽中国•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丛书》、《美丽中国•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》、《美丽中国•世界遗产申报文本》、《美丽中国•*********“申遗”名录》、《美丽中国•*********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》以及《美丽中国•世界遗产大辞典》等。累计出版图书二百余部,约45000千字,计划六年内完成。《文库》出版得到了世界遗产保护领域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,获得201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,是国家******图书出版工程。
《美丽中国•世界文化遗产丛书》是这项大型图书出版工程的先行者,计划于2014年底举行35个遗产地分册的******仪式暨学术研讨会。文库的写作和出版得到了侯仁之、罗哲文、阳含熙、郑孝燮、吴良镛、周干峙、傅熹年、李学勤等多位世界遗产专家的首肯与支持,同时也聚合了当代***为******的各遗产地的专家和作者。
中国世界遗产保护高峰论坛
为了加大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力度,总结交流遗产地保护经验,《文库》编委会将组建中国世界遗产保护高峰论坛和遗产地保护分论坛(每年一届)。论坛汇聚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、遗产地管理机构、政府官员,以及有志于推动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企业和社会团体等,共同推进我国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工作。
资源优势与梯度开发
《文库》编委会汇聚了国内*********的学术******,倾注了国家世界遗产保护相关职能部门热切关注与亲切关怀,集中了丰富的学术资源、政府资源和民间资助。
具体承担《文库》出版的中国文史出版社,是全国******所属的******一家出版机构,有着独特的政治优势、资源优势,是高水准、高品质、高效率推进该图书出版工程的强力保障。
《文库》编委会将陆续展开世界遗产高峰论坛、遗产地电视纪录片、遗产地电视专题片、世界遗产地标识设计、纪念邮票、明信片、台历等多梯度的资源开发,形成立体推介手段,将中国世界遗产打造成璀璨的文化明珠。 |